爱小说

第五十四章、风起云涌

小说:现代人的三国战记 作者:佀圐圙 更新时间:2020-04-15 12:0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上奏天子废除三公,恢复汉初的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从此位极人臣,更加大权独揽。
  职位上的巨大变动便是曹操为南征所做的准备之一,此时他需要集中权力,调动四方的资源,以期毕其功于一役。朝廷之中一大批雒阳系的老臣,以及与曹操不对付的那些所谓名门之士,此时便成了内部不安定的因素。故而在出征之前,曹操制定了详细计划,意欲震慑这两股势力。首先,对于雒阳一系的政治领袖司徒赵温,曹操以其征辟曹操之子曹丕为司徒掾选举不实为由,竟然直接罢免了赵温的司徒一职,令其返乡。不久之后年事已高的赵温便病死于宅邸之中,此事便算是曹操对雒阳一系的敲打。其次,对于那些所谓的名门之士,其中尤以大儒孔融为代表,曹操密令军谘祭酒路粹暗中收集孔融的罪行,然后于适当的时机上奏朝廷,进而将其杀害,以儆效尤。当然孔融之死发生在三个月后,此为后话了。
  冀州,邺城,丞相府。
  自从曹操开始筹划南征以来,邺城外的官道上便是羽檄飞驰,各郡县的紧急文书往来不绝。
  当然这些文书最终皆会送至曹操案头。此时,曹操正端坐在议事大堂上,看着各郡县飞传而至的羽檄,心中苦叹不已。
  本来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各州郡也抽调出数十万支前民夫,以此保障大军的后勤补给。这支大军是曹操有生以来统率过最庞大的军团,也是曹操所拥有过最精锐的雄师。他相信只要是大军所过之处,一定是所向披靡,望风而降。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刘表那个假装儒雅的老家伙在襄阳城头瑟瑟发抖的丑态。但是各地飞报而来的告急文书却如同一盆冷水般,浇到了曹操头上,让曹操的心头为之一凉。
  青州来报,位于济南一带的黄巾余党势力又开始抬头,曹操不得不派夏侯渊统军前往镇压。淮南来报,袁术余部陈兰聚众数万劫掠郡县,一时间地方残破,曹操不得不增兵淮南以控制乱局。此外,驻守长安的司隶校尉钟繇来报,西边的马腾、韩遂近期亦有异动,似乎在谋划夺取关中;因而曹操不得不增兵长安,交由钟繇指挥,严防马腾、韩遂起兵为害。
  转瞬之间,曹操的兵力已经被分去五万余人,南征总兵力瞬间下降至十五万。不仅如此,多名为曹操信赖的得力大将都要忙于应付各地的乱局,不能随军南征,这使得曹操产生了力不从心之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值南征之际,各地的问题霎时间汹涌而至,起兵的起兵,造反的造反,本来已经趋于稳定的北方形势顷刻间变得风起云涌,仿佛是有人在刻意操纵一般。
  事出反常必有妖,曹操心想究竟是谁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够联络四面八方不同势力的豪强呢?难道这只是巧合,还是自己多虑了呢?一时间曹操心乱如麻。
  此时若是郭嘉在身边就好了,他一定能够迅速想出对策,快速安定眼下动荡的局势。不过斯人已逝,为之奈何?曹操长叹一声,不由得悲从中来。
  突然间一个温润优雅的身影浮现在曹操眼前,那便是尚书令荀彧荀文若。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后。当初曹操羽翼未丰之时,正是得到了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大族鼎力支持,方能对外扩张实力,进而一统北方,位极人臣。
  曹操将荀彧比作自己的张良,对荀彧更是礼遇有加,每每有无法决断之事,便会问计于荀彧。当初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不下时,曾因军粮将尽,士卒疲惫而心生退意,彼时正是留守许都的荀彧鼎力支持才坚定了曹操坚守待变的决心。
  眼下北方局势波诡云谲,曹操不由得想起了老成谋国的荀彧。
  于是乎,曹操便命人将荀彧从尚书台召入府中,以便与他商议此事。
  本来尚书台应该设在许都,不过因为曹操将丞相府迁至邺城,故而作为政令执行机构的尚书台也一并搬至此处。
  半个时辰后,荀彧只身前来。因为曹操已经位极人臣,按照汉朝规制,一般臣工需向丞相行跪拜之礼,不过荀彧身份特殊,曹操特许其只行揖礼,与他人皆不相同。荀彧入堂之后,双方各执其礼,礼毕,曹操待荀彧于左首上位坐定之后,方才开口问道:
  “文若啊,孤本打算亲率大军南征刘表,但今天下汹汹,后方不稳,当不知南征是否可行啊?”
  荀彧似乎早料到曹操有此一问,向其拱了拱手,沉吟道:
  “丞相之所虑正是臣之所虑。为今北方己定,但南土未平,丞相大军所指定可所向披靡,只是这后方局势……”
  “原来文若也担忧后方局势不稳啊。”曹操面色一沉,叹息道,“孤心有所感,有人在暗中操控这一切,只是不知何人能有这般能耐。”
  荀彧深以为然,口中回应道:
  “敌在明,我在暗,南征唯有速胜,方可降低风险。”
  曹操闻言眼前一亮,身体略微前倾,垂询道:
  “哦,何以速胜?”
  荀彧卷起宽大的衣袖,在空中比划着手势,建言道:
  “丞相可将大军移师南阳,然后派轻兵间行突进荆襄,以求出其不意。刘表病重,又知我大军即将南征,今见我轻兵突进,必会怀疑我大军尾随其后,此为虚张声势。荆州内部目前执掌大权之人皆是保守派,他们畏惧尾大不掉的刘备远甚于我军。一旦我军快速突进,兵临襄阳城下,恐怕用不了多少时日,这些保守派便会开城投降。届时,驻扎在南阳的大军便可顺势南下,速战速决,尽收荆襄之地。荆州若降,东吴将失去长江天险,投降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荀彧的谋划让曹操茅塞顿开,一扫心中阴霾。
  曹操轻拍几案,豪情万丈地说道:
  “文若此言正何孤意,孤不日便移师南下!只是可惜,文若需要镇守后方,不能随孤一道荡平荆楚啊。”
  荀彧闻言,豁然起身,向曹操作揖道:
  “臣谨祝丞相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心中壮怀激荡。
  不论这些跳梁小丑在后方如何蹦跶,皆无法阻止曹操统一华夏的步伐。曹操坚信,阻碍自己前进之人必定会被时代的洪流碾为齑粉,万劫不复。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