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七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民众

小说:1906铁血新华 作者:女侠独孤雯 更新时间:2017-03-13 22:4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对于仓促之间召开公审大会,张泽华原本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按照原来的预计,就算再各乡镇分设会场展开,全县四十万年女老幼十多万青壮能有几千个硬茬子户来来交“投名状”,总共万儿八千男女老幼就已经是最乐观的情况。这还是建立在七里平勇营曾经威名远播的基础上。
  历史上的乡村革命走到这一步,往往都是在农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建立、地方政权也被长期控制、有大量政治、民情调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才展开的。
  可对于此时刚刚仓促间成立的人民军来说,最匮乏的东西就是时间。各向各地农民组织、动员情况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
  按照张泽华前世的一些历史印象,长江以北很多地方的民众、大概也就比旧西藏农奴觉悟强点。遇到欺人太甚活不下去的情况才会觉得不舒服、至于******这种情况、用自己的儿媳来代替都会觉得是一种恩惠和宽容。
  除了一些二流子和游民阶层、身为下层的百姓许多都有一颗统治阶级的心、羡慕地主富农的生活方式并幻想自己的勤俭也会成为那样的人。搞的20世纪很长时间内的解放区根据地土改活动都不得不走向另一个极端才能有效展开。暴风骤雨里那种被公审批斗的人说几句软话就能动摇民众情绪的事情更不是空穴来风。
  更何况,在已经得到的很多材料当中、似乎黄安县欺男霸女之类的事情并不怎样广泛、像其他一些地方那种虐死人取乐的恶劣行为更是没有听说过。更多的是械斗带来的血仇。董大勇家的很多事情,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
  这就让张泽华有些没底了,找不着太过恶劣行为的典型、那些纯而又纯的血仇真的能鼓动大多数民众么?
  董大勇、张小石等人对此却是颇有信心。
  “将军,是真的不?外地大户们做人还能有这么过份的?那当地百姓也有点儿忒怂了。我们黄安县的百姓、还能让某些人猖狂到哪种地步?饿死不如战死才是我们这儿穷苦百姓的心里话。所以将军您就放心吧!”身为人民军教导队参谋长、聪慧且了解不少事情的张小石对黄安县的民众却没有张泽华那么缺乏信心。
  “别的乡不好说,在城关镇、过去大家不敢大闹,那完全是对真正的胜利没有信心、如今有勇营。。。哦不,有人民军和将军撑腰。我敢保证,全乡镇各家各户,至少有一半的人能出人来。”
  张泽华依然有缺乏信心的说道:“按照我们的准备,明天,也就是新历9月3日在情况比较有利的七里坪镇和城关镇先试试看吧!”
  准备的仓促虽然让张泽华对能不能有效的完成政治动员缺乏信心,可是准备的程序却还是认真的。除了苦主诉苦之外、还有人民军内的少年中的当事者亲自在台下宣讲。至于会不会出《暴风骤雨》那样的闹剧张泽华并不担心。先不说发言权的控制在谁手里、自己有人可以在台下宣讲演讲、而那台上边儿的人讲话十步以外在必然有些噪杂之声的背景下未必有人能听清说的是什么了。
  “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这个节奏之后。这些日子里还准备了专门的合唱团做为整场氛围的鼓动。张泽华在队伍内推广传唱的现代歌曲有很多、中外都有、这更让很多人相信将军是“天降伟人”“天授奇才”。
  一首“我的祖国”原本是做为并非十分重要的一个附属军歌的。可是经过缜密的思考之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合适。
  在50年代主流受众群体中,无疑是有了国家的概念。可在这个年代就不一样了。“啥叫祖国”?“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是哪个国家”?这些话一些20世纪末的偏僻乡村没有上学的幼儿们都能讲的出来。在这个甲午战争前夕、民族的危机还没有触动很多人的神经的时候,国家的概念在成年人的心目中就更为单薄。有家乡、朝廷、人世间、天下的概念,就是没有西方现代意义上国家的观念。因此“我的祖国”在再三权衡之后改了“我的家乡”,格局小了,内容却很贴近生活。因为说到“豺狼”,在此时的黄安县百姓中还想不起教民背后的“外国”,更没有抗战、外国驻军横行江河的认知、而是横行乡里的那些人。长期的和平和国战的远去,也自然带来国家概念的单薄。并不像战乱的欧洲,“政府虽然和人民不是一个概念,但政府主权疆界范围内的人群却有共同利益”的认知早已形成。
  新历9月3日上午,公审试点首先在民怨积累最大的城关镇举行,李九同等十余名在当地本就已经有了点儿“名头”的人首先被押到了会场上。张泽华事先也想了出现冷场的情况改怎么办,就把整个第一连群和营部连大部的少年官兵们一起拉倒了城关镇附近,如果群众闻讯后没有什么人来,那就只能让自己的人“充当群众”了。
  可让张泽华没有想到的是:在提前一天将消息通知整个城关镇乃至各乡的情况下,队伍还没有带着人赶到,就早已有成千上万人在预设的小高丘前人山人海云集过来。人群中张泽华事先安排好和收买的人还没有开口、就已经有群众在见到罪魁祸首被压上来之后群情激昂起来。
  “那七里坪勇营无疑已经反了,你们跟着他们这么闹,就不怕被报复?”一名被张泽华实现收买、了解试探民意用途的中年人这样问的时候竟然险些陷入了几个义愤少年们的围攻,直到张泽华亲自带着人出面才最终解围。
  “反了就反了!张将军向我们表明了态度!我们就像张将军表明态度!”
  这个文化昌盛兼民风彪悍之地的百姓、第一次在张泽华的面前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觉悟和勇气,似乎也让张泽华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整个黄安县在20世纪的革命大潮中在原本并不是农运重点、政治投资重点的情况下可以承受相当于整个江西三分之二的牺牲,即便在长征时候还能逆势将队伍在征途中壮大、从无多少逃兵。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